案发在楼梯
上海 吴枫
周末晚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案件”,给我的心里以很大震动。
那天,我刚从学校回到小区,走进楼梯,有一个陌生人和我同乘电梯,我发现他要去的楼层正好是顶楼。我想:他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他?这个人竟然要去最高层,是不是坏人?我要想方法整整他。我伺机寻找机会,在刚要走出楼梯的一刹那,“咔咔咔”,我用极快的速度按下从12楼到21楼顶楼的所有按钮,并在几秒钟内“逃离”作案现场,然后躲在一旁,看着楼梯的指示灯一闪一闪,伴随着楼梯的一开一合,耳边听着那人的谩骂,而我却乐得直不起腰来……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猛然去看时间:呀!我竟然晚了10分钟!要迟到了!这怎么可以?我的睡意顷刻间一扫而光,我一骨碌爬起来,立刻用最快的速度跑进卫生间开始刷牙、洗脸……等将一切做完之后,我冲出家门,但又发现书包忘带了,真是该死!
等我再次回家,背起书包第二次冲向楼梯,着急地打开电梯时,我立刻傻了眼:不知是哪个是缺德鬼,竟然把恶作剧做到了我的头上——把楼梯的按钮全部按了下去!但很无奈,我只好呆在电梯里,眼睁睁看着楼梯一开一合,这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当我急匆匆赶到学校时,已经迟到20分钟了。
“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留下的这句警句真是哲理,但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自己调皮,故意按下楼梯按钮害了别人,今天,同样的苦恼也降临在我的头上,“楼梯案件”给我的触动很大,我将永远记住,再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因为调皮给别人带来痛苦了。
【老师点评】
生活中的事情有很多意外与巧合,从“自己恶作剧整别人”到“自己同样被整”,故事趣味盎然,情节曲折,教育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道理。从描写的角度看,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穿插,故事精彩真实。更为巧妙的还有文章题目,“案发”一词给人强烈的诱导力,这是一篇精心创作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