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写作技巧


首席教师       招生简介

晚托辅导       作文辅导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制度 > 班会材料 > 详细内容
东方科学巨星——祖冲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9/25  阅读次数:3802  字体大小: 【】 【】【

东方科学巨星——祖冲之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省涞水县)人,生于公元429年,卒于公元500年。他生活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古代科坛一颗璀璨的明星。
圆周率研究的重大突破
祖冲之在科学技术上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在圆周率方面的研究。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常数。用希腊字母“π”表示。我国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算书《周髀(bi)算经》中就有“径一周三”的记载,也就是说圆周率π≈3。到西汉末年,刘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首先抛弃了这个不精确的圆周率,使用了近似值π≈3.1547;东汉的张衡(公元18年—139年)则提出π≈3.1622。这些数值虽然还不够精确,但比起π≈3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约五六百年后,印度和阿拉伯数学中才出现了与此相当的π的近似值。到了三国末年,有个叫刘微(3世纪)的数学家创造了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的方法,把圆周率推算到3.141024。这已经接近现代广泛使用的圆周率的近似值了。刘徽所求得的圆周率,被后人称作“徽率”。
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的方法,大致是这样的:先作一个圆,再在圆内作一内接正六边形。假设这圆的直径为2,那么半径就等于l。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一定等于半径,所以也等于1,它的周长就是6。如果把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当作圆的周长,用直径2去除,得到圆周与直径的比π=6÷2=3。这就是古代π=3的数值。但是我们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出正六边形的周长远远小于圆的周长,所以π=3是很不准确的。
如果把内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加倍,改为内接正十二边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周长比内接正六边形更接近圆的周长,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也更接近圆的面积。由此得出结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各边长总和就越接近圆的周长。但因为它是内接的,所以边长总和要小于圆的周长。刘徽正是根据这个原理,从内接正六边形开始。依次加倍,一直切割到内接正96边形,得出π≈3.141024。
祖冲之约比刘徽晚200年出生。他学习了刘微的割圆术以后,对刘微推崇备至。但是,祖冲之根据自己对割圆术的认识,以及从天文、历法推算和度量衡核算的需要出发,认为“徽率”仍不够精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为了求得更准确的π值,祖冲之把自家书房的木地板刨得又光亮又平滑,在上面画了一个直径为1丈(1丈=10÷3=3.333……米)的大圆,然后日复一日,细心地将圆周等分,分别画出圆内接正多边形。6边、12边、24边、48边、……祖冲之一边画一边算、画到192边形,画到3072边形、……一直画到24576边形!这时,多边形已几乎和圆周紧紧贴在一起,“不能”再画下去了,于是祖冲之才和他的图形依依惜别。
他算出了直径为1的圆内接正24576边形的周长是3.14159261,并且证明了即使以后分割再分割,不管分割圆周达到什么程度,这一数值也不可能增0.0000001以上。这就是说,祖冲之殚精竭虑,终于世界上第一个证明了
3.14159261<π<3.1415927。
并且,他还给定π≈3.14159262为“正率”。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求得的精确到7位小数的值!这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记录,直到1000年后才被外国科学家更精确的推算所打破。
不仅如此,祖冲之还提出用两个分数值来表示圆周率的近似值:
约率π≈22/7(=3.1428571……);
密率π≈355/113(=3.14159290……。
虽然约率早已为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所获得,但祖冲之的密率在世界上属首创。在欧洲,直到1573年才由德国数学家奥托重新得到这个数值。因此,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建议把(355/113)这个圆周率的密率称为“祖率”,以纪念这位中国的大数学家。
值得指出的是,在祖冲之那个时代,算盘还没有出现。今式笔算也没有发明,人们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用算筹进行复杂运算,不仅过程繁,计算量大,而且它又不像笔算那样可以留在纸上。每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摆动一回。如果稍有差错,只能重新开始。即使今天我们用纸、笔、算盘来完成祖冲之的计算量,也不是一件易事。可见祖冲之为推算圆周率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
创制《大明历》
除了圆周率以外,祖冲之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创制了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历法—《大明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了日月运行的基本规律。他们把两次月圆和月缺的那段时间(即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作为1个月,12个月为1年。这种记年方法称作阴历。他们又把两次冬至之间的那段时间(即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也作为一年,这种计年方法称为阳历。我国古代的农历采用的是一种阴阳合用的方法。但是,月亮绕地球1周的时间是29天多一点,12个月共354天。而阳历一年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一来,阴历1年要比阳历1年少上11天多。为此,我们的祖先又找到了一个调整的方法:在若干年间安排若干个闰年,每逢闰年便有13个月。这样阴历年与阳历年就比较符合了。
那么,在多少年间安排多少个闰年才合适呢?早在春秋时代,古人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19年中有7年是闰年。这种历法,到祖冲之时代,已沿用了1000多年。
公元445年,祖冲之所在的南宋王朝颁布了《元嘉历》,采用的还是19年7闰的古法。祖冲之根据自己的观察计算,觉得19年7闰闰数过多,每200年还是要差一天。于是他提出了391年中144闰的新闰法。这种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祖冲之经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又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就是太阳每运行1年,不能完全准确地回到上一年的冬至点上,总要差一个微小的距离。这种岁差现象前人虽指出过,但没有在历法中应用过。祖冲之不但算出岁差是每45年零11个月后退1度,而且在他编制的新历法中应用了岁差。这在天文历法史上是个创举。
另外,祖冲之还更精密地测出了交点月的日数。所谓交点月,就是月亮连续两次经过“黄道”和“白道”的交叉点,前后相隔的时间。黄道是指太阳运行的轨道,白道是指月亮运行的轨道。祖冲之测得的交点月的时间是27.21223天,同近代天文学家测得的27.21222天已极为近似。在当时的条件下,祖冲之能得到如此精密的数字,实在令人惊奇。
公元462年,年仅34岁的祖冲之上表朝廷,把他编制的新历法呈送给宋孝武帝,请求作为新历颁布实施。这一年是大明六年。后来人称这部新历法为《大明历》。
由于朝廷保守势力的阻挠,《大明历》在祖冲之生前并末得到颁布施行。到公元510年,这部革新性历法被朝廷采用的时候,祖冲之已去世整整10年了。
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祖冲之不但在数学与天文学方面造诣很深,在机械制造方面也是个能人。
公元417年,东晋大将刘裕(即后来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进军长安时,曾获得一辆秦朝人造的指南车。这辆车子十分破旧,里面的机械装置也散失殆尽了。但刘裕如获至宝,每次出行总要带上这辆指南车,以显示他的威风。由于车子没有机械装置,不能自动指南,刘裕就叫人藏进车里,用暗号告诉车里人转动方向。这当然令人可笑。
过了60多年,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命令祖冲之仿制指南车。祖冲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终于设计出图样,造出了一辆精巧灵活的指南车,而且内部机件全是铜制的。萧道成知道后,便派了两个大臣去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辆车运转灵活,构造别致,不论朝什么方向转弯,车上木头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大家都很钦佩祖冲之的才能。
就在这个时候,北朝有个叫索驭粼(sǔo yù lín)的人来到建康(今南京),说他也会造指南车。萧道成便让他也造一辆。制成后,萧道成下令让这一辆和祖冲之的指南车进行比赛。结果,索驭粼的指南车不但远不如祖冲之的灵活,运行中还指不准方向。索驭粼只得服输,并把自己的车子毁掉了。
祖冲之还研制过水上交通机械。他设计的“千里船”,一天能行50多公里。他看到劳动人民舂米、磨面很费力,就发明了一种叫水碓磨的粮食加工机具。把这种东西放在河边,利用河水冲击力转动机件,能大大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直到今天,祖冲之发明的水碓磨还在我国南方一些农村使用着。
祖冲之作为一位科学家,其造诣是多方面的。他不但对数学、天文、机械制造很有研究,还精通文学和音乐理论,又著有《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述异记》等书。可惜这些书都已失传了。
来源:安老师天天作文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安老师简介


copyright 2000-2009 安老师天天作文网( zuowen365.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1

版权声明|关于我们|在线投稿|申请链接|给我留言|付费方式|作文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