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简介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955年赴前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1962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
1980年后,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1982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后,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
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98年3月1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96年4月,俄罗斯帕列亚出版社推出俄文版《改革·发展·稳定》一书,该文选共收集江泽民主席自1989年9月至1995年9月公开发表过的部分讲话和报告共28篇,并附有生平介绍及多幅照片。这是俄罗斯出版界第一次出版江泽民主席的著作选集。
“三个代表”,是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2001年7月1日作了很多解释的当前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简略说法。“三个代表”经常被中国大陆媒体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里的引号是不能随便置放的,必须放在三个代表的前后)。
“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中列为第一位的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代表”,即进一步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方针。在其指导下,江泽民在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让私人企业家加入共产党的政策。
列为第二位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本代表针对教育方面的。一个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系统,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先进的文化。江泽民在十六大时强调,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正确引导中华人民走向跟国际接轨的那条道路。
列第三位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
评价
三个代表被中国共产党评价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前两个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有人认为,除了资本家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外,“三个代表”没有新意,其内容已被毛泽东与邓小平说过多遍。
有分析认为,三个代表思想是使用隐晦的方式引导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中国由意识形态政体向实用主义政体转变的过程。
另外有分析从理论上对“始终代表”的说法提出了质疑[1]。该分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免会犯错误,如共产党在以前也犯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不能说此时的共产党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故认为说“始终代表”言过其实。该分析还认为这种说法会助长党内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的思想,容易使党发生异化而脱离群众,从而违背“三个代表”的要求。
还有人认为,三个代表具有歧义,因为搞不清这到底是一个评价还是一个目标,到底是共产党已经达到了三个代表,还是说共产党要以三个代表为目标进行努力.
三个代表已于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时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