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P3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郊游,在郊游中学习新本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师:动物园到了,百鸟园里小鸟在自由的飞翔。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多媒体逐一演示)
生:我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这些信息,原来有2只小鸟,飞来了2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来提个问题考考大家?
生:现在有几只鸟?
师:现在有几只鸟,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算式怎么列?
生:用加法来计算,算式是2+3=5,5+1=6
生:用加法来计算,算式是2+3+1=6。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像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齐读算式。
师:2+3+1=6,你是怎么算的?同桌轻轻讨论一下。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一只一只地数出来的;先算2+3=5,再算5+1=6。……(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算到的和加上第三个数,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次序计算。
师:谁能把这道连加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
生:先算2+3=5,再算5+1=6,所以2+3+1=6。(多请几个小朋友说一说) 板书
连加练习,可以通过板书、教具编题和列式。
2、探究连减
师:瞧!现在发生什么变化?谁能编个数学小故事来考考大家?
自己观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生:原来有6只小鸟,飞走了2只,又飞走了1只,现在有几只?
生:我来回答,我用减法来计算,6-2-1=3。
师: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师:这条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谁能给它取个名字?
出示课题“连减”,齐读课题,齐读算式。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独立思考
生:先算6-2=4,再算4-1=3,所以6-2-1=3。(多请几个小朋友说一说)
板书 6 –2 –1 = 3
4
师:计算连减时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到的差减去第三个数。
生:从左往右的次序计算。
师:小朋友学会了连加、连减,知道了计算连加、连减时都是一般按从左往右的次序计算。
三、应用拓展
1、操作练习
师:按要求,学生摆一摆(图片),列一列(算式),说一说(计算过程),
3+3+3=9 4+2+3= 5-2-3=0 10-4-3=
2、填数练习P37(学生独立完成填一填,交流时说说计算过程)
5+2+3= 4+1+5= 7-2-3= 8-3-4=
3、ppt看图列式。
4、一课一练。
5、师:小朋友真棒,编了那么多连加、连减的故事,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连加、连减故事,回去找一找,好吗?
四、郊游总结
师:我们的郊游即将结束了,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课后反思:看图列算式是一年级教学从直观入手到抽像表示的一个过渡,让学生能完整表达图片的意思并更好的列出算式是很重要。连加要让孩子们学会说来了……又来了……这样同向的词语,连减要会说拿走了……又拿走了……等。强调先算要把得数写下来便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