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写作技巧


首席教师       招生简介

晚托辅导       作文辅导

当前位置:首页 > 出版作品 > 新课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六年级) > 详细内容
9、理解句式 翻译有法
发布时间:2011/3/8  阅读次数:7711  字体大小: 【】 【】【

 

——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
【学习导引】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常用句式四种: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五)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文翻译的六种手段
  录: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等,也无需翻译。
  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后应加量词“枚”。
  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想想练练】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张(           )目对(           )日                         ⑵明(             )察秋毫(                 )
⑶项(           )为之强(           )                         ⑷徐(               )喷以(               )烟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必细察其纹理      必先苦其心志 
B.以虫蚁为兽       扶苏以数谏故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驱之别院        盖追先帝之殊遇
3、翻译下列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翻译:                                                                                                                                        
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答:                                                                                                                                                        
(二)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恒:(               )  ⑵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           )
⑶城市依稀而已   依稀:(           ) ⑷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 (             )
2、选出加点词意思不相近的一项(  )            
A.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B.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C.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D.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3、 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⑶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到          为初生阶段;                       为发展阶段;               是高潮阶段。
(三)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给第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口技者( ) (2)宾客大宴( )

(3)妇抚儿( ) (4)宾客意少( )

3.把“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等时间性词语,分别填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

(1)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两事相继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描写听众的动作、神态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伸颈”“侧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写一家人由醒到睡过程的语句:_________

(2)写一家人睡去后,宾客情绪变化的语句:

6.翻译下列句子。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四)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登斯楼也 斯:         ②则有心旷神怡 怡: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然”字。

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然: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然:

3.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答:
(五)陈涉世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一男附书至 B. 度已失期 关山度若飞
C.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宾客大宴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何间焉
2.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楚人怜之 B.吴广以为然 C.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 尝与人佣耕
3.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本文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4.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词句是 。

5.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而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

②(卒)固以怪之矣。 译文: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安老师简介


copyright 2000-2009 安老师天天作文网( zuowen365.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1

版权声明|关于我们|在线投稿|申请链接|给我留言|付费方式|作文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