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写作技巧


首席教师       招生简介

晚托辅导       作文辅导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札记 > 详细内容
初探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
发布时间:2009/6/17  阅读次数:2572  字体大小: 【】 【】【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教研室      陶积慧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本文从课堂教学评价特点、原则、理论支撑出发,探索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建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调控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关键词】:新理念    小学    自然学科    课堂教学    评价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无疑是为我们进行适应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评价是在事实基础上对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无一例外都是以教师为评价对象的,教师的语言、板书、课堂提问的技巧、内容的安排等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收获如何则很少考虑,即使考虑也往往比较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目标的达成度重视不够,这样就导致教师过分地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教师过分注重近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得教师不注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影响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几个人发言、大部分观望;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读”的现象,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势在必行。那种把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评价重点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思路,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新观念、新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落实,甚至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障碍和阻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尤其是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探讨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二、理论依据
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新课程受到了多元智力、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重大影响,对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          多元智力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也不断产生,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mberg,  1985)的智力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塞西(S.J.Celi,  1990)的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等,但尤为引起教育教学界重视的,对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最深远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这七种智力显然比智商理论所认为的言语——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更为广阔,更可贵的是加德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20世纪后叶,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盛行于西方。时至今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仍深刻地影响和引导着现实的教育教学。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旧知识结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力倡发现法学习。以上奠基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时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三)后现代主义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具有可转变性的。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性主体性的宽广的胸怀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开放了生命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的思想,目的与手段统一的观点均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给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三、我们的认识
(一)          理论支撑
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而不厌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
(二)          现状分析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而大部分问题是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做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单边的活动,学生只是遵守学校和社会所制定和沿用下来的习惯去接受教师给予的一切。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没有感情的人。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虽然我国近20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很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许多改革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使结果不够理想。检视这些改革,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验必须找到切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交流作用,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三)课程改革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价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因此,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但如果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就会受到挑战,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被空前地重视起来。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于是,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
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将促使教师重新反思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是什么。也许一个板书并不漂亮、口语表达并不是很利落的教师也能上出一堂好课来。因为“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掌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的板书和口语表达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了。只要这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可见,教师需要对“教学能力”进行新的思考和认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够了。自主实践将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更具挑战的是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堂管理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有些不同了,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是教师课堂管理的新课题;课堂环节的设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不同,不能完全按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更关注的是教师的随堂机智。总之。以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其内涵正在一点点发生着“重心的转移”和变化。
这些改变从另一个侧面再次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变化,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信对于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酌办学质量有着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四、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特点、原则
(一)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特点
1、多元性。
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整体性。
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3、过程性。
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二)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决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因此,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2、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把握评价的方向,设计好评价方案,它是指导评价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编制评价标准是它的核心内容。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可见,评价标准像一根“指挥棒”,起着导向作用。
3、主体性原则。
评价的主体和对象应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的进行,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面应更加广泛,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读、思、疑、议、实、练、创有机结合,贯穿全过程。
4、  全面性原则。
一层含义:不能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关注知识的掌握),要以学生的各个方面为评价对象(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层含义:“教、学”全面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从“教”与“学”两大方面进行,既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真正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
5、创新性原则。
“疑”是小学自然科学探究学习的主轴,思维是小学自然科学探究学习的核心。通过“疑”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6、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评价方案要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要明确具体,简便易行。各个评价项目的内容要相对独立,避免重迭,便于对课堂教学中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进行评定。操作性要强,适用性要广,容易为广大教师和教研员所掌握,便于运用和推广。
7、科学性和整体性的原则。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制定评价体系,合理划分评价项目及所占权数,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公正。既要注意课堂教学诸多因素,又要注意教学活动的整体效能,在对各个因素进行评价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总体印象的综合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地逼近教师教学的真实状态。  

五、我们的实践
(一)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多种,我们主要采用教学结合、定性定量结合、教学管结合评价法。
1、教学结合评价法。
即遵循新的理念,《评价量表》对学生评价的权重占55%,对教师评价的权重仅占45%,表明我们已经把评价的重心由对教师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评“教”,着重看教师的角色把握、环境营造、自身素养;评“学”,着重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
2、定性定量结合评价法。
  即评价结论既有定性评价——运用写案例评析的方式,对课堂教学的全面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充分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评析要明确具体,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也有定量评价——根据评价项目,分别评分。等级视分数而定。根据研究课、合格课、竞赛课、选拔课、考核课等不同要求,还可以适当调整分值权重。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各级指标的内容,再按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的顺序,由具体到概括进行分析评价。这样,既能充分发掘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或失误点,又能从整体效果上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管结合评价法。
  使用教师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学生评价、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运用自我评价一方面可以调动评价对象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和配合评价工作,有利于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这样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并内化他人关于自己教学的评价,而获得对自身教学活动的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领导和专家进行组织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应注意听取其他教师及学生意见,这样做,有利于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利于发挥评价诊断和增值的功能。即评价人员由“教、学、管”三方面组成,最后的评价结果按权重进行计算。教者本人评分权重0.10(自评)、其余教师评分权重0.10(他评)、学生代表评分权重0.10、管理者(评课者)评分权重0.70。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  
通过一年多的边研究边实施边修改,已初步形成新理念下的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教师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定标准
指标体系权重指标体系权重等级内容评定等级



学0.55学习方式0.441、摒弃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2、重视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3、有合作意识和能力。
4、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及对教师的超越
学习水平0.331、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一定的思维能力。
2、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主动探索,善于发现和探究问题。
3、富于想象,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4、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敢于否定,有自由表达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的勇气和质疑精神。
学习效果0.23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提升科学素质。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和感悟中学习策略逐步完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发展,学习水平得以提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事物的好奇心,活动的积极参与、热情关注,尊重事实,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人格进一步完善。
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教0.45角色把握0.37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咨询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4、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环境营造0.21、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显性”学习化环境。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3、善于营造可发挥学生学习个性的探究性学习氛围。
4、关注学生“喜欢学、乐于学、相信自己会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化环境的构建。
自身素养0.431、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2、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在解决重、难点上充分发挥作用;演示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准确、形象、直观。
3、教学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能艺术性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善于驾驭教学进程,处处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意外特殊情况应变能力强。
4、语言准确、有感染力、逻辑性强,无科学性错误;板书板画规范,字迹工整,概括性强,重点突出;;教态亲切,仪表庄重自然,师生信息交流畅通。


填表说明:评价人请仔细阅读评价量表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位教师的实际表现,在评定等级栏内填上            A、B、C或D中的一个等第,即如果做到等级内容中的4项,请填A;即如果做到等级内容中的3项,请填B;即如果做到等级内容中的2项,请填C;即如果做到等级内容中的1项或1项都没有,请填D,并且在做到的等级内容上打“√”。

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学生用)
1.老师对你或同学关心吗?
(权重)(0.2)(1)非常关心(2)关心(3)不太关心(4)不关心
2.老师上的课你喜欢吗?
(权重)0.1(1)十分有趣(2)有趣(3)不太有趣(4)没趣
3.今天教的内容你都懂了吗?(权重)0.4(1)全懂了(2)大多懂了(3)不太懂(4)全不懂
4.今天上课的内容你会学了吗?(权重)0.3(1)全部都会(2)大多会(3)大多不会(4)都不会学

注:你只要在(1)、(2)、(3)、(4)上圈出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2)评价信息来源。
学生、教师、学校领导、教研员。
(3)评价信息源的权重分配
教师自评他评学生评管理者评
0.10.10.150.65

(4)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对偶比较法。
(5)评价信息处理。
1、对于定量处理的指标,运用加权平均发法和累积分数法处理评价信息。
评价报告表

教者学校班级学科
课题日期
评价结果教师自评他评
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的教

管理者评学生评
学生的学教师的教

定性描述(案例评析)定量评价:
总分[            ]
等级[            ]






2、对于定性处理的指标,由评价人员在“评价报告表”上填写“定性描述(案例评析)。
3、评价结果的处理,按分值将教师分四个等级:总分>=3.6为优、3.0<=总分<3.6为良、2.4<=总分<3.0为合格、总分<2.4为尚需努力。

六、我们的反思
在公开课、研究课、评优课上,我们运用《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对这些课进行尝试性评课,我们把评价表发到每一位教师及有关人员,课后也发给学生,根据评价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同时,大家讨论、交流各自的疑惑、想法和对评价表的修改意见,最终对我区的小学自然学科教研工作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促进教师努力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的大胆尝试,加强课后自我反思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测,并付诸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教师、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积极转变。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在新的评价系统中,应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教师不仅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而且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开展形成性评价时,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评价逐渐成为教师成长的内需,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可由教师本人去组织评价者,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把评价结果直接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家长的反馈信息,通过多方力量评价,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教师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边系统,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层次又比较多,既要进行多方面横向比较,又要进行发展性纵向比较;既要进行定量精确评价,又要进行定性模糊评价;既要进行自我评价,又要进行他人评价,以此着力构建全方位动态性教师教学评价系统。
第三,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必须体现其评价工作的民主性,做到教师人人都是评价者,人人都是被评价者,评价的全过程必须是民主性最大限度的认同;必须着力强化教师参与评价的主体意识。与此相应,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又必须建立在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的充分发挥上,它必须以诊断问题为基点,以指导教学为手段,以激励教师为目标,以此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被评教师,这样,被评教师可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强化正确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行为,改正不良的、不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行为。
第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主要是通过评价目标和指标体系实现的,教师通过评价目标及评价指标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科学,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五,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适当开放性。在新的理念上构建的课堂教学评价,其发展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个僵化的条目式的标准,而应是开放性的,具有一定的弹性。一节课不可能既包罗万象又每个方面都尽善尽美,教师的课堂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程度等选择最适合自己也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而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评价时不求全责备、不以固定的模式限制和束缚教师教学中的创新活动,鼓励教师求特色求创新,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以新理念作指导,只要教学效果好,我们就要给以积极的评价。
我们将不懈的努力促使小学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著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                    《走进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吴    钢著    《公共事业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5、赵明仁、王嘉毅著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1卷(2001年)第10期第41-44页
6、汪履平著    《在新的平台上评价课堂教学的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安老师简介


copyright 2000-2009 安老师天天作文网( zuowen365.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1

版权声明|关于我们|在线投稿|申请链接|给我留言|付费方式|作文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