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感而发。
【导写过程】
一、观察知美、表达融情
向全班同学展示几株绿豆苗、大豆苗。
展示:同学们看看,它们美不美?美在哪里?让学生仔细观察,抓住其主要特征,用欣赏的眼光,让它美起来。这叫“观察知美”。
请学生观察思考后扩写句子:
绿豆苗-------------------。大豆苗-----------------。
小结:我们观察事物首先是用眼睛。用眼睛看,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看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感官来观察事物?
手摸——这是触觉。用这种感官我们可以感知事物的质地。大家摸摸,大豆苗、绿豆苗的叶子都有什么特征?把你摸到的感觉说出来(粗糙、毛茸茸)(细细、滑滑、嫩嫩)
用鼻子闻——这是嗅觉。(闻闻,无味)采一片,揉揉,再闻闻(豆香)
我们还可使用味觉,提供几粒让学生品尝,比较豆和叶的味道。
除此以外,有些事物还可以用耳朵来感知。
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哪些事物可以用听觉感知?——(鸟鸣、读书声、音乐……)
二、观察、体验、思考,倾情表达(动笔)
把一些小盆景分到各小组,提醒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写出观察日记。比比谁的发现更多,谁的表达更真实具体、更生动形象。
三、交流反馈、资源共享(动口)
我们组的这棵花----------,如果不信,你看看,---------你摸摸---------你再听听---------。
小结:拥有一颗善感之心,以爱心体味自然,用心灵去亲近万物,你就能看懂大自然的文字,听懂大自然的语言,一抹夕阳,一弯弦月,一朵野花,一丛杂草,一缕微风,一丝细雨……都是自然的文字,都是自然的语言。
四、继续深入观察
观察早浇上水的花有什么变化(有变化的观察变化,无变化的查找原因,把观察的过程、具体的变化,怎样查找的,以及查找的收获真实具体的写下来)
五、交流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班上交流(一组一人)
六、思考感悟,
一条河流,可以让诗人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团石灰,一株墨梅,可以让于谦领会到做人也应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让王冕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今天一株花的观察又让你领悟到了什么呢?面对这起死回生的的花,你思考思考,或许你能明白一些道理。请以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起死回生的一串红告诉我:------------------。
永不复活的一串红让我明白了:
小结:同学们,自然是画,自然是诗,自然是哲理。自然不语,可它时时都在以独特方式向我们传达着一切。只有善思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哲理,勤于思考发现,你的人生会更丰富!
七、补充完善,总结延伸
1、 指导开头结尾(凤头、豹尾)
2、 指导起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户。
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拟出不同的题目(题目不同,表达的侧重点就不同)
以“花”为题:A、一株----------的花 B、
以“水”为题:A、水是------------ B、-------------的水
以“人”为题:A、我(上当了)---------B、我们懂得了---------
以“课”为题:A、一堂---------------的作文课
用“拟人”手法: 求救 感恩 哭诉
八、作业:
1)选择你喜欢的角度,把这节课你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思考出的,自由地表达出来,用我手写我心。题目自拟。
2)异想天开 展开想象,这个周末的夜晚,##小学--------会发生什么美妙的事情呢?(想象要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