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溶解
(对应教材第10—11页)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使学生对溶解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观察、记录物质与水混合后的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通过把不同的物质与水混合,初步学会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并认识一些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溶解实例,培养学生挖掘生活中相关溶解现象的兴趣和能力,并体会溶解现象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本课的难点是初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本课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溶解现象。
2. 初步学会判断哪些物质能溶解。
3. 了解一些生活中利用水溶解物质的实例。
4. 增强探究生活中溶解现象的兴趣,体会溶解现象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清水、食盐、蔗糖、沙、面粉、高锰酸钾、藕粉、食用油、酒精、麦片、味精、黏土、小烧杯若干、搅棒、小匙、吸水纸、关于生活中溶解实例的投影片或者图片。
活动一 溶解现象(p.10)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食盐、蔗糖和沙与水混合后的状态,初步了解溶解现象。
学生活动流程
1. 实验:在三杯水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食盐、蔗糖、沙,充分搅拌,观察静置后的现象。
2. 记录:把搅拌后和静置后的现象画在活动作业第8页上。
3. 讨论:三种现象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 小结:食盐、蔗糖与水充分混合后,液体澄清而透明,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沙与水充分混合后,液体混浊,说明沙不能溶解于水。
指导要点
* 注意学生在水中加入食盐、蔗糖、沙的量,不宜太多,否则会导致食盐溶液饱和,干扰观察效果。
* 可以提醒学生在每一次使用搅棒之前,先在清水中冲洗一下,以防干扰实验现象。食盐、蔗糖与水搅拌后,好像消失了一样,静置片刻后,没有下沉、分层现象;沙与水搅拌后,液体里悬浮着很多沙粒,静置片刻后,沙粒下沉。
指导要点
* 建议设置两个大广口瓶,贴好标签,分别回收食盐水和蔗糖水,在后面两课的活动中加以利用,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活动二 哪些物质能溶解(p.11)
活动目标
通过把不同的物质与水混合并观察现象,初步学会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学生活动流程
1. 思考:哪些物质像食盐一样能溶解在水中?
2. 讨论:判断物质是否溶解的方法。
3. 实验:把面粉、食用油等各种固体和液体物质与水混合,观察、比较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作业第9页上。
指导要点
* 教师可以提供教材上显示的物质,也可以鼓励学生选用他们感兴趣的物质。
* 在学生讨论判断的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 能够发生溶解的是:味精与水、酒精与水、高锰酸钾与水。
活动三 生活中的溶解实例(p.11)
活动目标
1. 通过讨论、阅读、交流,了解一些生活中利用水溶解物质的实例。
2. 感受溶解现象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流程
1. 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
2. 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水溶解物质的实例。
指导要点
* 教师还可呈现其他一些图文资料,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同时也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溶解实例的兴趣。
其他教学建议
在活动一中,教师也可以只选用食盐和沙,将蔗糖放在活动二中讨论。在活动二中,教师要避免选用那些容易让学生分辨不清的物质,如墨水、蜂蜜等。在活动三中,教师在提供实物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实物的组成说明,从而了解溶解于水中的是什么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