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鸟
(对应教材第23—24页)
在自然界里,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遍布雨林的赤道地区,处处都有鸟的踪影。鸟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适应在空中飞翔的温血脊椎动物。本课从鸟能飞翔这一典型特征出发,探究鸟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如何适于飞翔生活的。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鸟的羽毛与翅膀为主要探究对象,展开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一是探究鸟的正羽、绒羽的功能,二是探究不同种类的鸟的羽毛的不同功能,三是探究不同种类的鸟的翅膀的不同功能,引申至探究同一种类的鸟的喙的形态差异,从而了解不同的鸟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是密切相关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鸟的主要形态特征——具有羽毛与翅膀,教学难点是理解鸟的形态特征是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的。
本课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鸟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全身被有羽毛,有翅膀,有喙,没有牙齿,繁殖方式是卵生。
2. 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鸟身上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羽毛具有不同的作用。
3. 初步知道由于生活环境不同,鸟的翅膀的结构与功能、鸟喙的形态与功能也不同。
4. 培养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能力。
5. 培养热爱鸟类的情感,增强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教师的准备:各种鸟的标本、图片或影像资料,观察与实验用的正羽、绒羽,鸡和鸭的羽毛,水槽等;学生的准备:阅读有关鸟的书籍或资料,收集鸟的各种羽毛与羽毛制品。
活动一 鸟的特征(p.23)
活动目标
初步知道鸟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全身被有羽毛,有翅膀,有喙,没有牙齿,繁殖方式是卵生。
学生活动流程
1. 观察:三种鸟的图片。
2. 讨论:它们是什么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相同的特征是什么?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3. 小结:它们都是鸟类。
指导要点
* 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鸟的相似的外形特征,并发现鸟类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活动二 鸟羽的不同特征(p.23)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鸟具有不同结构与不同用途的羽毛。
学生活动流程
(一) 比较正羽和绒羽
1. 导入:展示羽毛制品,介绍羽毛制品的用途。
2. 讨论:鹅毛扇与羽绒服都是用鸟的羽毛做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3. 交流:鹅毛扇是用鸟的正羽做的,羽绒服是用鸟的绒羽做的。
4. 观察:正羽、绒羽在鸟身上的着生位置以及外形特点。
5. 记录:在活动作业第13页上记录正羽、绒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6. 分析、比较:根据正羽、绒羽的特点以及着生位置,比较它们的作用。
7. 交流:比较的结果。
(二) 比较鸡和鸭的羽毛
1. 观察:鸡和鸭的羽毛。
2. 讨论:鸡和鸭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3. 推测:鸡毛怕水,鸭毛不怕水。
4. 实验:把鸡毛和鸭毛放入水中,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5. 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要点
*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鸟的羽毛有两种,即着生位置不同、结构不同的正羽和绒羽。
* 让学生充分地自由讨论。
* 教师要提供标本与实物让学生观察。
* 正羽是被覆在鸟的体表的大型羽毛,绒羽密生在正羽的下面。
* 教师可从鸡和鸭的不同生活习性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鸡毛和鸭毛的不同特点,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它们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充分地自由议论,例如:为什么人们只生产“鸭绒服”不生产“鸡绒服”?为什么人们只生产“鸡毛掸子”不生产“鸭毛掸子”?归纳出鸡和鸭的生活环境不同而使得鸡毛和鸭毛的特点不同。
活动三 翅膀的用途(p.24)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与分析,知道因为生活环境不同,鸟的翅膀作用不同。
学生活动流程
1. 观察:信天翁与鸽子的翅膀。
2. 讨论:它们的翅膀长短、翼面大小有什么不同?它们的飞行方式有什么不同?
3. 观察、讨论:鸵鸟与企鹅的翅膀是不是用于飞行的?
4. 小结:因为生活环境不同,鸟的翅膀的作用也不同。时间一长,翅膀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指导要点
* 教师可以补充:展翅滑翔的信天翁,翅膀长、翼面大;扑翼飞行的鸽子,翅膀短、翼面小。
* 教师可以补充:鸵鸟退化了的翅膀能在它快速奔跑时起平衡作用;企鹅的翅膀可以作为滑水的桨使用。
活动四 鸟喙的用途(p.24)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同一类鸟的喙的形态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流程
1. 观察:教材上四种不同形态的鸟喙。
2. 讨论:这些鸟有不同形状的喙,它们是同一类鸟吗?
3. 阅读:教材上的资料。
4. 讨论:为什么同一类鸟会有不同形状的喙?
5. 交流: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
指导要点
*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边观察教材上的四种鸟喙边思考:四种鸟喙的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这种形态结构使喙的功能产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使鸟喙的形态结构产生了变化?
*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达尔文的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