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课教案 >
其他学科备课 > 详细内容
- 品社备课:国土资源,
- 发布时间:2010/4/19 阅读次数:11887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第二课时(长江)
课时目标:
1、认识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懂得长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了解黄河、长江的治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引入新课:
1、师: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支歌——《长江之歌》(播放MTV《长江之歌》)
找一找: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 格拉丹东雪山)
2、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出示课题)
二、活动二:知道长江的概况。
1、谁去过长江边?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长江?
2、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完成填空:河流全长 ,是世界第 大河,我国第 大河
世界上排名第一、第二的河流分别是
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4、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位次 |
河 流名 称 |
所处国家 |
长 度 |
1 |
尼罗河 |
非洲埃及 |
6670 |
2 |
亚马孙河 |
南美洲巴西 |
6480 |
3 |
长江 |
亚洲,中国 |
6300 |
5、了解长江流向及上中下游特点。(看课件)
三、活动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
1、讨论: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2、师总结:很好,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所以,长江流域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呼。
但是,在九八年的夏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斗。“敌人”就是长江。怎么“母亲河”是“敌人”?你或许要问。她曾安静地流淌着。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忽然她却勃然大怒,掀起骇人的滔天巨浪。冲走了房舍与家畜,无情地卷走了亲爱的家人,这是为什么?这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滥砍乱伐,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尝尽了恶果,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把它精简成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黄河,第二课时长江。在这两课时中,我分别插入了一首歌曲:《黄河的源头在哪里》用于第一课时,《长江之歌》用于第二课时。如果放在平日,这两首歌曲学生们是断然不会感兴趣的,要知道,《双节棍》或者《老鼠爱大米》的节奏也许更能投其所好。但令人惊喜的是,这两首歌曲我还真选对了,在调解课堂气氛与节奏上功不可没,并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它们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第一与第二课时的活动以都是对黄河、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作初步了解。这一知识点如果是单靠老师解说的话,比较枯燥,但是,如果当答案像谜语一样藏在歌词里的话,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浓了。两首歌就是在这个时候插入的。
其次,画面与声音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加深印象,激发情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这首mtv的画面真实,镜头都采自黄土高原,所以,学生在听歌的同时也对黄河上游的特征有了形象的了解。而《长江之歌》用的是美声唱法,气势磅礴,很适合用来赞美我们的母亲河。学生刚开始听的时候对美声有些不适应,但是,当放到第二段时,全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开始轻声跟唱起来,最后一段竟变成了全班齐唱。在听歌、学歌的过程中学生对长江的宏伟与浩瀚有了第一印象,对接下去教学内容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歌曲的插入作用还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