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橘逾淮为枳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通过“读—述—析—演”的形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懂得“橘逾淮为枳”的道理,体会用比喻说理的好处。
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使、左右、辱、为、坐、诣、其实、病、得无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设计:
晏子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得楚王”反取病焉”?
口语训练的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角色的性格和心理,把握楚王的傲慢和窘迫,欣赏晏子维护国家和个人尊严的艺术化的外交语言。
写作训练的设计:
把故事改写成一个能供同学表演的“独幕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或教师讲述《晏子使楚》的故事;结合故事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初步了解晏子其人。
二、自读课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
2、交流互答自读中的困难、
3、梳理积累重要的实词。
三、复述课文: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先小组讲述再抽选讲述)。
四、懂得道理:
请学生思考、讨论“晏子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得楚王反取病焉”?
通过讨论懂得“橘逾淮为枳”的道理,体会用比喻说理的好处。
五、分析心理:
1、文言文人物神态,心理的描写非常简要,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一下当事人的神态及心理活动。
各自想像后集体交流。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同桌对读,表演朗读。
六、表演故事:
1、把故事改写成一个能供同学表演的“独幕剧”。
2、根据改写的“独幕剧”表演,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
七、扩展阅读
推荐《初中文言读本》上《晏子》一文。
课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交流检查自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