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检测液体的酸碱性(P。4)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利用红甘蓝汁变色情况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2. 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 激发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思考:怎样利用红甘蓝汁的特点检测物质的酸碱性?固体物质怎么办?
2. 分组实验:各小组分别选取兴趣的几种物质,参照教材第4页所示步骤等待检测,观察变色情况,将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第1页上。
3. 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 教材上只是呈现了几种常见的物质,实际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选取其他的物质,尤其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物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带物品进行检测。
¬ 指导学生先将被检测的物质加水配制成溶液,然后再滴入红甘蓝汁酸碱性。
¬ 汇报实验结果时,要求学生除了说明红甘蓝汁滴入液体后的变色情况,还要求他们对物质的酸碱性作出判断。
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制取红甘蓝汁的活动,可以由教师统一进行,这样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完成。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自己制取,自己检测。
本课活动三中应让学生选取尽可能多的物质进行变色实验,以体验物品根据红甘蓝汁变色的情况可以分成酸性、碱怀、中性三类。由于这些物品中处处有科学。此外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用课堂上榨取的红甘蓝汁支检测生活中其他物质的酸碱性,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
第三课 变化和复原
本课通过两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恢复原来的形态和性质,有些则不能恢复。第一组对比实验选用的白糖,均匀地加热白糖会使之熔化,此时如果停止加热,液态的糖冷却后会重新变成固态,恢复原来的形态与性质,类似冰与水之间的变化。而如果继续加热已经熔化的白糖,就会使之炭化变黑,这时即使冷却,也不会变成原来的白糖。第二组实验选用了黏土和石膏,用同样的方法制作黏土和石膏模型,由于材料的性质不同,黏土模型干燥敲碎后,黏土可以恢复原来的性质,而石膏粉加水后会改变原来的性质,即由热石膏变成生石膏,干燥敲碎后不能恢复原样。
本课只是让学生通过初步认识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复原,有些不可以复原,不要求学生掌握变化的原因和本质。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白糖加热与冷却产生的变化,知道物质状态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2. 通过研究白糖加热与冷却产生的变化和制作黏土及石膏模型,初步认识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复原,有些不可以复原,从而进一步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3. 进一步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版面说明
Ø 加热白糖应使用不锈钢勺,熔化的糖如果自然冷却会重新变成固体,如果继续加热回炭化变黑。
Ø 黏土加水后,晾干、粉碎,可以恢复原状;石膏粉加水后会硬化,变成新的物质,晾干、粉碎,不能恢复原状。
Ø 混凝土由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而成,制好后各种物质难以复原。棒冰融化后可以复原,森林着火后不能复原。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酒精灯、白糖、不锈钢勺、黏土、石膏粉、水、卡纸、黏土模型和石膏模型成品、关于物质变化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活动一 白糖加热与冷却后的变化(P.5)
活动目标
1. 通过白糖的加热和冷却,初步理解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性质的变化,物质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2. 初步体会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复原,有些不可以复原。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分组实验:
A组:加热白糖,直至白糖变成清亮的液体(物理变化),自然冷却,发现液态的糖可以重新变成糖块。
B组:加热白糖至白糖变成清亮的液体后继续加热,直到糖发黄变焦,最后炭化成黑色的炭块(化学变化)
2. 讨论:对比各自的实验现象。
3. 交流:白糖经历前一种变化后可以复原,经历后一种变化后不可以复原,两种变化的条件不同。¬ 注意加热方法的指导:加热白糖要注意火焰的温度不要过高,加热过程中可以用小棒搅拌,保持白糖均匀轻罪热。
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性质的变化。
活动二 用黏土和石膏制作模型(P.6)
活动目标
1. 通过用黏土和石膏制作模型,初步理解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性质的变化。
2. 进一步体会有些物质发生变化后可以复原,有些物质不可以复原。
3. 进一步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分组实验:
A组:按照教材第6页所提示的实验步骤制作黏土模型。
B组:按照教材第6页所提示的实验步骤制作石膏模型。
2. 操作:将两种不同材料的模型敲碎成粉末,观察与原来粉末的差别。
3. 实验:在两种粉末中重新加入水,再次制作模型,与原来制作的模型进行比较。
4. 讨论:两种材料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5. 小结:黏土加水,晾干、粉碎后可以恢复原状石膏粉加水,晾干、粉碎后不能恢复原状。¬ 制作模型所用的模具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可以选用现成的纸盒等材料。
¬ 建议教师为学生准备模型石膏粉,这种石膏粉不但洁白,而且凝固所需的时间比较短。建筑石膏粉不但颜色不够白,而且凝固所需的时间较长。制作石膏模型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调和石膏是一道关键工艺,小组成员要根据每人的模具大小确定全组所需的石膏粉的量。一定要先加水再加石膏粉。用角匙舀一些石膏粉轻轻地、均匀地打撒入水中,看到石膏从碗底逐渐堆积到露出水面时(不再自然吸水沉陷),投放的石膏量就合适了。还要提醒学生在撒放石膏粉的过程中禁止搅拌,否则混合比例就不正确。
¬ 由于模型的干燥过程比较费时,所以课堂上很难用学生制作的模型对比变化的可逆与不可逆,建议教师事先准备好石膏和黏土模型成品,当场敲碎后进行对比。
¬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变化。